人生一遭,真實又充滿神秘,從懵懵懂懂到自行理解、並產生喜好,在社會化的寫實感染之下,無形中形成了不同的人類氛圍與類別。
但這些藉由社會化在腦海中形成的雛形,對你來說是好的嗎?還是成為了讓自己更為受限的包袱與枷鎖?你是為了腦海中莫名形成的框架持續在違背自己?還是在社會化下開心自在的遊走?
多感受自己,多疼惜自己,多和自己的內心交談吧!
或許有朝一日,你會突然理解自己的意義與道理,這或許是一種使命,亦或許是某種自我人生的助益!總之,不要混沌的就這麼過了一生,那才真的可惜!
文:夏承國
求得的學問越多,知曉的也越多;知曉的越多、人理當越豁達與寬廣;對事物的看待充滿多重可能;但如果你求得的學問越多,卻絕對質變高、不易變通、頑固質提升、對事物接受與看待的可能性變小,那可能是未來勢必會被丟棄的死知識堆疊,丟棄的了還好,怕的是不但丟棄不了,還深深的影響你形成看待萬物的切入點!
檢視一下自己吧,不要讓自己唸書唸到格局越來越越小了!那還真的不如不唸,至少一生不會受到狹隘視野的牽絆,而一直不開心!
文:夏承國
你有下列狀態嗎?
1、不想面對自己不喜歡的狀態,而逃避退縮
2、只喜愛享受充分的自由,卻不顧慮有無實質影響他人
3、千錯萬錯都是他人的錯
4、喜歡找藉口
5、不想承擔任何事,永遠事不關己
6、隨時想得到立即開心
7、不願做跟自己切身無關的付出
8、...